
养老保险、消费差异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admin 上传时间:2019-10-11 浏览量: 返回上级
养老保险、消费差异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大松教授与博士生杨晶在CSSCI期刊《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养老保险、消费差异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的论文,现予以全文转发,与读者分享。
【作者】邓大松;杨晶
【发表期刊】《中国人口科学》
【期刊级别】CSSCI
【发表时间】2019年第4期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养老保险、消费差异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养老保险对中国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消费差异损害了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2)养老保险能够缓解消费差异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消费差异既可以直接降低农村老年人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生理健康剥夺和差异感知形成相对剥夺感,造成农村老年人心理上的悬殊差异而影响其幸福感。另一方面,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心理获得感和收入分配效应给农村老年人带来更高幸福感,进而缓解了消费差异的幸福“挤压”。(3)年龄大、在婚、初中及以上学历、健康状况好、金融资本多、获得过经济支持的农村老年人更幸福。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养老保险;消费差异;相对剥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扶贫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JJD840007)的阶段性成果。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鄂ICP备05003330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2238/027-68755887 邮箱:css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