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保险、非农就业与农户收入差异
作者:admin 上传时间:2019-09-17 浏览量: 返回上级
【中心成果】养老保险、非农就业与农户收入差异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大松教授、博士生杨晶及其合作者在CSSCI期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养老保险、非农就业与农户收入差异》的论文,现予以全文转发,与读者分享。
【作者】杨晶;邓大松;申云
【发表期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级别】CSSCI
【发表时间】2019年第3期
【摘要】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总体上看,养老保险存在显著的农户收入分配效应,特别是对低收入农户的“益贫效应”最为明显,反映出养老保险确实能够降低我国农户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从农户收入不同分位点回归看,非农就业对不同收入状况的农户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即表现为随着农户收入分位点的提高而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且对中高端收入农户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著,而对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分配效应则不明显。
【关键词】养老保险;非农就业;收入效应;农户收入差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农民工家庭生计转型: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分析”(716733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扶贫战略研究”(16JJD840007)。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鄂ICP备05003330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2238/027-68755887 邮箱:css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