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动态】2021年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admin 上传时间:2021-12-26 浏览量: 返回上级
12月25日上午,2021年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召开。会议由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大松教授召集并主持,清华大学董克用教授、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丁建定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林义教授、西北大学席恒教授、复旦大学封进教授、暨南大学林毓铭教授、武汉大学向运华教授等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以及部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线上会议。
会上,中心主任向运华教授首先作了《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与“十四五”规划》的报告,从科学研究、学术团队与人才培养、咨政服务、学术交流、资料和信息化建设、平台建设、标志性成果等七个方面对“十三五”期间中心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从目标定位、重大任务、科研项目规划、体制机制改革等四个方面对“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进行了规划。
向运华主任汇报完毕后,学术委员会针对报告中的内容展开了讨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十三五”期间中心取得的成就,并对中心“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丁建定教授建议,关注“共同富裕”议题,将“相对贫困”方面的课题修改为“共同富裕”;自设课题可以设置社会保障理论与学理方面的课题;召开一些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的研讨会。林义教授建议,中心要有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重点研究领域守住自己的阵地;期刊方面应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基地自设课题可以作为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的培育项目。董克用教授建议,中心应适应时代变化,选好研究领域,找准在哪些问题上可以做成全国的权威;在体制机制方面,应找准基地定位,如果转向智库,则要转变发展思路,按照智库的方式来建设;研究方向方面,不宜面面俱到,应有所聚焦。席恒教授建议,中心是教育部的基地,是全国的基地,应团结学界,形成一些对国家战略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成果;可以参与到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国家战略中来;需要有学理性的研究;应加强数据库建设,做成专业领域的标杆;基地研究人员可以适当扩容,增加政策研究人员。林毓铭教授认为,中心应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建议基地自设课题明确项目级别,面向全国所有的高校和教师开放;加强与地方实际部门的合作,从实践中找准理论发展方向;与经济、金融、税收、财政等领域结合起来,加强跨学科研究。
随后,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对近期申报的“2021年基地自设课题”进行了评审和打分。
最后,中心主任向运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感谢委员们长期以来对中心的支持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学术委员会会议,表示会后中心领导班子将会认真研究委员们提出的宝贵的修改意见,充分吸收消化,并修改到中心“十四五”规划中。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鄂ICP备05003330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2238/027-68755887 邮箱:css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