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官网!

CN EN

社保新闻

当前位置: 媒体聚焦 >  社保新闻 >  正文

【中国劳动保障报】提升民众金融素养 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

作者: 上传时间:2025-01-15 浏览量: 返回上级

127E12

中国劳动保障报】提升民众金融素养 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

出处:《中国劳动保障报》2025年1月14日第3版


薛惠元 李安祺


金融素养是民众使用金融知识及技巧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实现终身金融福祉的一种能力。民众对金融产品、服务和概念理解越深,越能做出更明智的金融决策。2024年,笔者所在课题组在长沙市针对个人养老金参与情况进行随机接访发现,许多市民对该制度了解不深,且开户、缴存和投资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参加人的养老金融认知是制度得以稳步推进的基础。当前,除了完善制度顶层设计,还要重视从参与侧提高民众金融素养,引导大众形成投资养老的理念,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蓬勃发展。

概念、产品类型等 了解度有待提高

课题组调研发现,当前民众金融素养相对不高的现状,一定程度影响了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发展。

首先,部分市民不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会选择开户。部分市民表示,参加了养老保险,以后够用就行了。还有较多市民分不清“养老金个人账户”与“个人养老金”的区别。

其次,即使开了户,部分市民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类型、税收优惠政策并不了解,影响缴存积极性。

最后,相当比例开户人未进行实际投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还需要选择金融产品投资以及不知如何投资。有被访者表示,“我存了两千块钱在里面,但那么多产品,我也不知道投哪个。”同时,产品专业性太强、担心投资风险以及购买流程复杂等因素也制约了部分群体进行投资。有被访者表示,“之前我买了公募基金,一年亏损10%,已经超过了税收优惠。以后,还是少投些钱进去。”

优化养老金融服务 加强全年龄段民众金融教育

随着养老金融需求逐步提升,公众对于养老金融知识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诉求,但现有的养老金融教育渠道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养老投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需多方联动,共同提高民众金融素养,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

第一,优化养老金融服务,提高经办部门专业性。一方面,银行机构要优化专业咨询服务,构建涵盖政策宣导、开户指导、缴存、报税协助、产品购买和投后陪伴在内的全链条个人养老金服务。未来,应当普及银行私人服务,提供专属理财顾问,为客户进行全面财务规划,包括评估客户财务状况,根据客户风险偏好和退休目标,量身订制适合的养老金投资组合。同时,银行机构应定期跟踪服务,帮助客户调整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和个人需求变化。另一方面,经办人员需向客户详细解释个人养老金积累机制、投资策略和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客户知晓风险与规则。

第二,加强全年龄段民众金融教育。目前,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对金融数字化适应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在线教育三个方面,加大金融常识科普。一是拓展学校教育,融入养老金融理论与实践。比如,在课程中引入基础金融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基本理解;加强家校联动,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参与到养老金融教育中来;开发实践课程,增强在校学生金融素养,并模拟养老金账户管理,让学生体验养老金积累过程,培养长期理财意识;举办财富管理讲座、模拟投资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财商。二是加强社区教育,科普个人养老金相关知识。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可专门举办个人养老规划讲座,设立工作坊,邀请专家详细解读个人养老金制度运作方式、参与途径和福利。人社部门可制作易于理解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宣传手册,详细解释参与流程、税收优惠等,鼓励居民积极开户、存缴并选购合适产品。同时,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打通制度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利用在线教育,引导大众形成投资养老理念。人社部门可开发专门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在线课程、宣传广告、投资案例,讲解制度细节、投资策略和长期收益预期,吸引更多人了解政策安排与成本收益,并积极利用大众媒体平台进行政策讲解。

第三,发挥企业优势,助力员工养老规划。从已有资源来看,企业内部一般设有专门财务、税务、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等岗位,专业化程度较高,可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咨询服务,通过合理资产配置,让员工获得更多养老保障和税收优惠。同时,公司应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提供场地和条件,让商业银行宣传个人养老金优势,并提供便捷开户渠道。此外,企业还可以定期举办金融知识培训,帮助员工掌握基本金融知识和理财技能,并将其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培训内容不仅涵盖投资、保险、储蓄等传统金融领域,还可以介绍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其运作方式、参与方法、长期福利以及税收优惠的申请方式,使员工重视规划养老资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

  • 官方邮箱

  • 微信分享

  • 微博分享

  • QQ分享

  • 空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