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官网!

CN EN

期刊论文

当前位置: 科学研究 >  期刊论文 >  正文

中心研究员张奇林教授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论文《守望如何相助——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admin 上传时间:2018-08-09 浏览量: 返回上级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奇林教授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守望如何相助——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论文。

【作者】张奇林;刘二鹏;周艺梦

【发表期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表时间】2018年第4期

【摘要】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的背景下,家庭间的互助行为正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对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存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家庭互助行为在当前依然广泛而深刻地存在;家庭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与亲友联结越深,家族文化越深厚,家庭互助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救助收入、家庭负债情况与家庭互助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家庭收入、家庭政治资本、养老保险收入及社会捐赠支出等与家庭互助支出形成正向关系。另外,新组建的年轻家庭及老年家庭较其他类型家庭更有可能获得来自家庭网络内部的接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共同遭遇自然灾害时,即使是联系紧密的家庭之间,也可能因个体家庭的"自身难保"而使得原有的"互助格局"濒临瓦解,它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保障在灾害风险化解方面的重要性。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动中,传统的家庭互助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保障和福利提升的作用,公共政策应给予保护和支持。

【关键词】家庭互助;守望相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Probit模型;Tobit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630009);

微信公众号

  • 官方邮箱

  • 微信分享

  • 微博分享

  • QQ分享

  • 空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