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官网!

CN EN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人才培养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师生赴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参观学习

作者: 上传时间:2024-06-20 浏览量: 返回上级

2024年6月14日,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副系主任薛惠元副教授、武汉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党支部委员洪丽副教授带领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1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共22人)前往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参观学习,以深入了解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在提供住宿、医疗、康复服务、医养结合、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的详细情况。

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是一所集智慧养老、康复、医疗、休闲娱乐为一体、主打医养结合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也是武汉市唯一的市级五星级养老机构。其主体大楼分A、B两座。A座福康楼由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直接经营,主要接收“三无”对象、社会困难老人,并根据床位实际空置情况选择性接收部分社会老人。B座逸仙楼及A座辅助性功能用房采用PPP模式进行招标,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进入综合大楼一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电子大屏幕,全天候滚动介绍医院运营情况与健康知识,每天早上还会准时播放广播体操。左侧的小电子操作屏装载了智慧养老查询系统,可以一站式查询入院须知、床位与护理收费标准与全院运营情况。

位于大厅另一端的是武汉济民老年医院门诊部,一家内设床位102张的二级老年专科医院。门诊部设置了内科、康复科、中西医结合科、精神心理科等门诊科室和检验科、药房、超声室放射科等功能科室,主要负责老年人能力评估及对外接诊、保健服务。此外,医护人员还每天按时上门查房,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门,大病医生到床前”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旁边的展示墙生动呈现了福利院医生团队与护理团队的专业风采与荣誉表彰,以及许多身着红绿马甲的志愿者在福利院进行志愿服务的珍贵时刻。

展示墙尽头的转角处,是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发展历程的介绍墙。据《武汉市市志·民政志》记载,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第一安老所;1953年,改名为武汉市经济分会第一教养所;1956年,改名为武汉市经济分会第一教养院;1956年,正式改名为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在20世纪90年代,因城市发展规划调整,精神医院和武汉市优抚医院被划分为独立机构。如今我们见到的社会福利综合大楼于2016年7月建成,净用地为2.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94万平方米,总床位规模为2066张。

除此之外,大厅内部设有沙发区专门接待老人家属探视;外部设有“康乐园”供老人休闲赏景。每年到了枇杷成熟季,院里还会组织老人与护工们一起摘枇杷,不仅增进了老人与护工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让老人们感受到福利院的温暖关怀。

三楼设置了老年大学。师生们走入老年大学的课堂,更深刻体会到“老有所乐”的真谛。通过与武汉市老年大学的紧密合作,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成功将老年大学的精品课程引入,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无缝对接。现已有舞蹈、唱歌、书画、手工、京剧等多个兴趣班,全部对老人免费提供。每到重阳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还会提供额外的节庆活动与庆典。

五楼设置了武汉济民老年医院康复科。康复科配备了针灸、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艺术行为认知治疗、语言康复训练等先进设施,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可以为老年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各类疼痛症状提供综合康复治疗。

此外,师生还在书画室与老年人代表开展座谈。谈及入住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的原因,多数老人表示是因为子女赡养压力大,工作繁忙时常常顾不上;一位老师则表示是因为老年不幸丧子,不愿待在家中徒增感伤。

交谈之际,老人们纷纷对武汉市社会福利院表达了高度认可和赞赏:

饮食上,全院实行“集中供应、统一分餐、统一配送到楼层”的服务模式,根据营养要求设置统一食谱,又针对部分老人就餐习惯和饮食禁忌进行个性化处理;提供多样化的肉制品、果蔬、奶制品选择,同时不乏时令食材与节日点心;食品安全等级达最高级A级,不定期抽检全部过关。

康养上,内设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会上门查房,最大程度保障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大学定期举办医疗保健知识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保健预防知识,以及医疗卡的使用方法。有老人代表坦言:“之前经常住院,进养老院后感觉身体明显变好,很少生病了。”

活动方面,书法、舞蹈、手工、唱歌、戏曲等老年大学课程有料有趣;每层楼都设置了流动性报架、流动图书角,为老人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空间;在传统节日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会陪同老人共度佳节。这些细心、精心的安排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这几日“康乐园”的栀子花盛开了,杨院长将栀子花分批送给了各楼层居住的老人们,这一贴心动作赢得了老人们的高度赞扬。“福利院很照顾我们,就像家人一样。”一位老人感慨地说。

此外,福利院的细心关怀还体现在诸多小细节上。例如,工作人员会定期清理冰箱内的过期食品,并为即将过期的食物贴上标签;每次老人家属前来探望,护理员都会帮忙把送来的东西提上楼;在电梯中配备了小沙发,避免部分老人久站之后身体不适。另外,福利院还定期开展消防演习,提高老人安全逃生或自救的能力。

杨院长在旁聆听了老年人代表们的叙述,深受感动。她深情地表示:“老人们竟将那么多小事都看在了眼里,又记进了心里。医养服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她坚信,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会不懈努力、恪守岗位,用心呵护每一位老人。

此次参观学习让同学们亲身体悟了我国社会福利机构的日常运作情况。通过与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我国老龄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意识到了面前的艰巨任务,这一过程将更加坚定他们为社会福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供稿:黄嘉康 供图:肖若澜)

微信公众号

  • 官方邮箱

  • 微信分享

  • 微博分享

  • QQ分享

  • 空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