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of wuhan university!

CN EN

FULL-TIME RESEARCHERS

Position: FACULTY >  FULL-TIME RESEARCHERS >  Content

Xiang Yunhua

Author:admin Upload Time:2023-07-06 Views: Go Back

Personal profile:

Xiang Yunhua is a doctor of management,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Born in November 1972 in Yichang, Hubei Province. In 1993, 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Insurance, School of Economics, Wuhan University. In 1999, he graduated from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Business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majoring in finance and insurance, and obtained a master's degree in economics. In 2003, he graduated from Wuhan University, majoring in Social security, and obtained a Doctor's degree in Management.In 2010, 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From September 2011 to September 2012, 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Scholarship Fund. He has been teaching at Wuhan University since 1993, and now he is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Social Security Studies of Wuhan University, the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deputy editor of the journal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the co-editor of the collection of Management Research, the director of the Joint Laboratory of Big Data and Health Security of Wu-Tencent,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base of the Disability Cause Development think tank in Hubei Province. He served as assistant dean, Deputy dean and Dean of th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e is an expert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an expert of the Internationa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Expert Committee of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n observer of the National Audit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ization Technical Committee, a member of the Expert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Hube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n expert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Hube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and an expert on financial fu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Hube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Finance. In addition, he is also an expert of Hubei Women and Children Development think tank, an expert of Hubei Disability Cause Development think tank, an expert of the 12th Hubei Provincial Economic Committee of the CPPCC applied think tank, a member of the eighth decision-making Advisory Committee of Wuha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a special expert on medical security in Zhengzhou, Vice president of the Insurance and Welfare Branch of the Society of Labor Economics, and president of Hubei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Society. Besides, he served as a director of the China Medical Insurance Research Society.

Published paper:

非寿险:迈上新台阶,《特区保险》,1994(1)。

谈谈旅客的承诺权利,《法学杂志》,1995(6)。

论灾害的社会化管理,《福建论坛》,1995(12)。

有关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几点思考,《特区保险》,1995(4)。

日本公务员的退休制度,《当代社会保障》,1996(6)。

论企业并购的法律控制,第二作者,《经济评论》1996。

索罗斯: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幕后人物,《港澳经济》,1997(11)。

机动车责任保险的法律分析,《经济评论》,1998。

知识经济时代与社会保险制度,第二作者,《经济日报》,1999-11-08。

保险业:辉煌而又曲折的50年,《中国证券报》,1999-11-03。

湖北省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分析,《经济评论》,1999。

日本社会保险制度的启示,《社保财务》,2000(1)。

正在转型的湖北保险市场,《中国证券报》,2000-03-01。

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浅议,第二作者,载《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武汉出版社,2000.3。

知识经济与社会保障的相互促进,《上海劳动保障》,2000(1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从制约到协调,《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10.3,国研网2000-11-21。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产业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经济评论》,2000。

论知识经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经济评论》,2001.2,国研网2001-04-19,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7)全文转载。

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思考,(1),11000字,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我国养老保险法的理论思考,(1),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1)》,武汉出版社,2003。

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及其完善浅析,(1),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1)》,武汉出版社,2003。

社会保障筹资的意义与原则,载《管理研究》2004(4),人大复印《体制改革》2005(1)全文转载。

湖北省就业弹性分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论保险诚信原则,载《管理研究》2005(3)。

智利社会保障筹资借鉴,载《管理研究》2005(4)。

略论社会保障税的执行,载《管理研究》2006(1)。

中日社会保障比较分析,载《管理研究》2006(3),人大复印《体制改革》2006(12)全文转载。

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寓教于研,载《中国社会保险研究》2006(2)。

《中国社会保障》专栏:《社会保障权利人人平等》2006(1),《五项联动编织“安全网”》2006(2),《社会保障让你后顾无忧》2006(3),《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2006(4),《我国社会保障有何特色》2006(5),《不易改革的养老保险》2006(6),《如何完善养老保险财务体系》2006(7),《生活“安逸”并非失业保险之诉求》2006(8),《有啥别有病 没啥别没医疗保险》2006(9),《工伤保险:职工的防护伞》2006(10),《生育保险:保护生育就是保护人类》2006(11),《最后的防线:最低生活保障》2006(12),《我的社会保障灰皮书》2007(1),《民工门前是非多》2007(2),《保险是否忽悠人》2007(3),《房奴尚未解放 居者仍需努力》2007(4),《超级民声》2007(5),《你是“中产”吗》2007(6),《“过劳模”与大学生就业率》2007(7),《苦涩的运动员保障》2007(8),《闲话助学贷款》2007(9),《从“涨声”到民生》2007(10)。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筹资基础,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5)》,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论社会保障权利平等,载《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医保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载《武汉宣传》2007(5)。

美国医疗保障的发展过程,载《管理研究》2007(2),人大复印《体制改革》2007(8)全文转载。

论城镇社会保障二元结构改革,载《博士后交流》2007(3)。

企业年金发展分析,载《保险研究》2007(9)。

社会保障筹资规模的影响因素,载《统计与决策》2007(22)。

雪灾考验了谁,载《中国社会保障》2008(3)。

浅论社会保障筹资,载《生产力研究》2008(8)。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很急很低调,载《中国改革》2008(8)。

以民生标准评价抗震救灾中的财政政策,载《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辑。

国外灾害救助的思路与做法,载《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辑。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载《经济日报》,2008-11-27第7版。

城市圈建设与社会保障发展——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通讯作者,载《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辑。

社会保障与社会建设,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回顾与展望,载《社会保障研究》2008(1)。

跨国移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国际合作,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人民出版社,2009.2。

医疗机构养老金改革的出路:条件还不成熟,载《中国医院院长》2009(9)。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定性为公共产品的效果分析,通讯作者,载《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辑。

中国社会保障区域发展财政研究报告,第二作者,载《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辑。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公共性研究,第二作者,载《劳动保障世界》2010(8)。

强化社会保障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改革研究,2010(4)。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Social Security in Emergency Management,MASS2011国际研讨会,EI检索。

中美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比较研究——以行政文化的角度,当代经济,2011年4月下。

走出中小企业社会保险滞后困境分析,第二作者,《企业经济》2012(9)。

中国社保基金改革的三个热点,长江商报,2014-02-24。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反思与优化路径——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长江论坛,2015(4)。

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基于城镇散居少数民族需求的视角,《江淮论坛》2015(5)。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恩施市为例,向运华、姚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城镇职工退休人员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社会保障学者专题讨论综述,第二作者,《社会保障研究》2016(2)。

保障性扶贫模式下社会救助助推精准脱贫的实证分析——基于1989-2011年CHNS数据库9次调查数据研究,向运华、刘欢,《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5),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文摘》2016(2)收录。

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智慧养老的地方实践与对策,向运华、姚虹,《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6)。

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向运华、姚虹,《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农村人口外出流动与家庭多维贫困动态演进,向运华、刘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1)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特征与需求探析,姚虹、向运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行为及其决定因素,刘欢、向运华,《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7(1)。

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向运华、姚虹,《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2)。

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的特色、困境与出路,第二作者,《江汉论坛》,2017(7)。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报告,向运华、姚虹,载《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5》,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健康状况、空巢原因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以恩施市农村空巢老人为例,姚虹、向运华,载《社会保障研究》2018(1)。

税收优惠政策刺激下的养老保险会遇冷吗?载《社会科学报》2018-04-19。

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湖北日报》,2018-07-11第5版。

内生贫困意识对自主脱贫行为的影响——家庭资产组合下的交互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向运华、刘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5)。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的城市低保标准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向运华、赵羚雅,《调研世界》,2018(10),人大复印《社会保障制度》2019(1)转载。

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非农就业,赵羚雅、向运华,《软科学》,2019(6)。

人工智能时代老年健康管理研究,向运华、王晓慧,《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中国人口报》2019-10-11转载。

公平理念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社会保障事业回顾和展望,向运华、王晓慧,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老年智慧照护服务体系探究,王晓慧、向运华,学习与实践,2019(5),人大复印《社会保障制度》2019(9)转载。

大数据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一个研究综述,向运华、王晓慧,《社会保障研究》,2019(4)。

智能陪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的新路径,向运华、王晓慧,《甘肃社会科学》,2019(4)。

智慧养老发展实践与反思,王晓慧、向运华,《广西社会科学》,2019(7)。

国内老年健康的研究现状与反思——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向运华、王晓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10-14转载。

新中国70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评估与展望,向运华、王晓慧,《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9(6)。

大病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向运华、罗家琪,《决策与信息》2019(1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20(5)全文转载。

人工智能时代老年健康管理的重塑与聚合,向运华、王晓慧,《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社会保障支出与老龄人口生活质量,向运华、胡天天,《宏观质量研究》,2020(2)。

构建以大病保险为基础的大病保障体系,向运华、王晓慧,《中国医疗保险》2020(5)。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向运华、曾飘,《决策与信息》,2020(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20(7)全文转载。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受益公平性研究,第三作者,《保险研究》,2020(5)。

集体互助养老:中国农村可持续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向运华、李雯铮,《江淮论坛》,2020(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20(12)全文转载。

教育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总体效应与机制,向运华、李雯铮,《兰州学刊》,2020(7)。

“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农村老年人医疗消费行为——基于收入不平等与基本医保的视角,向运华、胡天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

我国老年健康政策的演进及执行效果研究,王晓慧、向运华,江汉学术,2021(3)。

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实现路径探索,向运华、刘辞涛,决策与信息,2021(9)。

整体性治理视域中的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向运华、陆婧雯,《决策与信息》2021(12)。

居住方式、子女居住安排与老年人认知健康——基于CLHLS2018全国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向运华、杨涵一,《决策与信息》,2022(3)。

Topic presided over: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与增值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1999。

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问题研究,湖北省教改项目,2001。

社会保障基金开源节流措施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

移民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国务院侨办,2007。

武汉城市圈民政事业规划研究,湖北省民政厅,2008。

民生保障应急管理研究,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0。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补机制创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0。

退役士兵培训就业研究,湖北省民政厅,2011。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5。

江岸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5。

湖北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保障与服务支撑体系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2015。

湖北省2015年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绩效评价,湖北省民政厅,2016。

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保障模式研究,湖北省民政厅2016年重点研究课题,2016。

扶贫工作社保兜底研究,中国财政学会课题“财政扶贫效果评价研究”子课题,2016。

仙桃市黄标车提前淘汰奖补绩效评价,2017。

仙桃市住建委整体支出绩效评价,2017。

民政创新发展的职责定位研究,武汉市民政局,2017。

湖北省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研究,湖北省人社厅,2017。

荆州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荆州市民政局,2018。

江岸区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江岸区档案局,2018。

江岸区社保“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岸社会保险管理处,2018。

人社领域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研究,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8年度重大课题研究项目,2018。

健康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研究,2019年度湖北省保险学会重点课题,2019。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政府治理的薄弱环节及对策建议,武汉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文社科应急研究专项,2020年2月。

“完善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2020。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武汉大学,20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保险业的反思,2020年度湖北省保险学会重点课题。

石首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石首市民政局,2020。

仙桃市卫计委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绩效评价,仙桃市财政局,2020。

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的实践与探索,湖北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2020。

随州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及“十四五”规划编制,2020。

湖北康养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2020-2021。

军休移交安置与服务管理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退役军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子课题,2020-2023。

广水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2021。

荆州市民政规划编制,2021。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补民生短板大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民政部2021年部级课题。

2019-2020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绩效评价,湖北省财政厅,2021。

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研究,民政部课题子课题,2020-2021。

一老一小问题专项调研(河南省),向运华、孟颖颖、薛惠元,中央委托高端智库项目,2021。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翻译,审计署,2021。

湖北省省级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报告评级,湖北省财政厅,2021。

武汉市绩效评价报告评级,武汉市财政局,2021。

仙桃市绩效评价报告评级,仙桃市财政局,2021。

武汉市东西湖区绩效评价报告评级,武汉市东西湖区财政局,2022。

湖北省机构编制史编纂,湖北省委编办,2021-2022。

湖北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项目,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2021。



Awards received:

Second prize of the ninth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Wuhan University,2002.

First prize of the third Chinese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the main member, 2002.

Wuhan University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 Award, the main member,2002年.

Special Prize for Outstanding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Wuhan University, the main member, 2002.

Hubei Province excellent teaching achievements first prize, the main member, 2005.

Higher Education National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Second Prize, the main member, 2005.

National Quality Curriculum, the main Member, 2005.

Wuhan University Graduate Excellent Course, the main member, 2006.

School level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the main member, 2008.

Teaching Tea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the main member, 2009.

The first prize of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of Wuhan University, the main member, 2012.

The 7th Hubei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 Achievement Award, First Prize, the main member, 2013.

National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project, the main member, 2013.

Hubei Province Excellent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Advisor, 2014.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tudent-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Model for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Majors, Second Prize of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Wuhan University, 2021.

National Excellent MPA Teacher, 2021.

WeChat public account

  • Email

  • Wechat

  • Weibo

  • QQ

  • QZone